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青年网】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作者:徐玉萍 石初军 来源:中国青年网 时间:2024-01-21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进入新时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已经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近年来,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坚持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于理工科高校广开人文新风,于文章节义之邦传承中华文脉,于人杰地灵之地践行知行合一,探索构建了“一体、二贯、三系、四融”教育体系,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取得了积极成效。

筑牢“一体”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发展

以2003年开办江西高校首个人文讲坛——孔目湖讲坛为标志,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决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人文学院成立了中文系,开办了中文专业,人文学院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研课题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之后,学校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教务于第一课堂增开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学团于第二课堂建社团、搞活动,图书馆重点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源,且注重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配合,注重与校外相关组织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校园文化、红色文化的结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的影响。

2006年,学校以开设“论语解读”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为标志,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同年人文学院开办古汉语硕士点;2007年举办“明德书会”,于2008年成立明德社,开始长期晨读、晨练、演礼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传承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逐步建立并日渐丰富,教研成果不断涌现。

2016年,学校成立了孔目湖书院,“厚植中华文化沃土,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孔目湖书院之探索实践”案例入选江西省教育部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同年底,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认定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五味’文化涵养‘四得’人才”为特色项目,其中,孔目湖书院“以传统文化塑人格之美”贡献了“五味”之“传统味”。至此“一体、二贯、三系、四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基本建成。

经过多年的检验,学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成果,在2019年获批国家教育部门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2023年获江西高校改革创新奖。此外,孔目湖书院获评中华书局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度优秀组织单位;先后成为中国孔子基金会第2133号孔子学堂,江西省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所高校同行使用本成果,在11所中小学建立孔目湖书院传承教育基地。

加快推进“二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转化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贯通,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与理论、行与知的合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其他育人体系的交叉融合,学校在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首先,学校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择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精华部分,弘扬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和精神。

其次,学校坚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质、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最后,学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点睛,助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中汲取了宝贵营养。

加强“三系”互促,推动实践与理论集成合一

学校加强“三系”(传承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互促,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如何教、怎么做,最后落实于传统文化实践体系。

在传承体系方面,孔目湖书院注重接续传承,所接续传承的主要有五个。一是奉元经学,源自国学大师王国维,是当代儒家学者爱新觉罗·毓鋆开办“奉元书院”的文化传承实践,注重依经解经、经世致用、与时偕行,用古人智慧启迪今人智慧。二是章黄学派,源自章太炎、黄侃,精研文字训诂学,此传承治学稳重扎实严谨。三是国子监诵念,源自近现代著名经学家、国子监最后毕业生吴承仕,是以“十三经”为主的读书法,音韵腔调高古,节奏平稳,声音铿锵。四是邓散木书法,源自民国书法大家邓散木、当代书法家梁光一脉,以“二王”为宗,深得古人笔法,点画生动,秀逸隽永。五是陈氏太极,源自陈家沟。此外还有赵家珍古琴、唐调吟诵等传承。

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建立了五大课程体系,将其作为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是传统经典解读课,主要是对传统经典进行专门性解读,如《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孙子》《左传》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主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识性讲解,如“汉字与文化”“国学经典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古诗文吟诵”“传统礼仪”等。三是传统才艺课,主要是对传统才艺部分的传授,如“书法”“中国绘画”“古琴”“太极拳”“中国茶文化”等。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专题课,主要是面向大众介绍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国文化漫谈”“传统经典中的智慧”“孔目湖读书法”“高校传统经典阅读推广的做法与体验”等。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叉专题课,主要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心理、党团建、中小学四个教育体系结合的专题课程,融入管理如“东方管理智慧”“论语中的治国理政智慧”等,融入心理如“儒家内圣之学中的心理构建”“儒家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等,融入党团建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两个维护’的决定性意义”等,融入中小学如“立定人生的志向”“部编教材下的中学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等。

在实践体系方面,学校的实践体系主要涵盖五个方面。一是每日晨读,以读立足,清晨定点、定时共读国学经典,风雨无阻、寒暑无别,相互熏染、相互促进、相互砥砺,明德社成员晨读自2008年至今16年不辍。二是每日晨练,以武修身,文武双修,做文人不做文弱书生,晨读之后学习太极拳等,亦16年不辍。三是每周书会,以文会友,每周1会,依经典、明明德、重切磋、求经世,努力用现代方式阐释古代经典、用古人经验开创时代新路。四是定期演礼,以礼待人,如上课礼、祭孔礼、公祭(烈士)礼、家书礼、升旗礼、入学礼、毕业礼等,其中升旗礼、家书礼、上课礼、入学礼、毕业礼普及全校层面。五是志愿服务,以行成人,通过参与书院日常管理、活动保障、文化下乡等,在做事中体悟做人,在坚持中体验人生,在小我中实现大我,在奋斗中收获幸福。

促进文化“四融”,实现课程应用的创新发展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应用的创新性发展,学校长期致力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融入“管理、心理、党团建、中小学”四个教育体系,使其更具本土性、丰富性、创新性、启发性与浸润性。

学校先后开发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交叉专题课程60多个,如包括“东方管理智慧”在内的管理专题10多个,运用到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还覆盖到继续教育学院所有铁路基层骨干培训班;包括“身心双修”在内的心理专题10多个,延伸到全校新生入学教育;包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内的党团建专题20多个,被全校党团组织采用;包括“志向与抱负”在内的中小学思政、文化专题20多个,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端口前移,从娃娃抓起,促进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影响到数百所中小学。每年在各地讲课100余场,累计1000余场。

通过“四融”的实施,学生人文素养日益提升,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省级以上赛事上获奖100余项,在武术书画等赛事上获奖50余项,涌现了一批文化达人,孔目湖书院日益成为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汇聚点、创新的生发点和弘扬的传播源。同时,学校打造了一批精品课程,例如,“中国古代文学”等3门课程被列入省一流本科课程,“国学经典导读”等2门课程被列入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等2门课程被列入校“天佑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特色课程。

此外,学校还通过引育并举的方式建成了一支30余人的高水平专兼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开发了一批交叉融合专题,例如,《从百年党史谈“两个维护”》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儒家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被列入江西省10万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必修课程,《部编教材下的中学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登上“千课万人”“现代与经典”等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高级平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传承和发展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放眼未来,学校将不断完善“一体、二贯、三系、四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精髓贯通的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体系的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其他教育体系交叉融合的创新,为开创中国气象、中国风格,形成中国式话语体系、中国式叙事体系奠定基础。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f.youth.cn/dfzl/202401/t20240121_15034777.htm

责任编辑:陈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