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团队有机会站在‘挑战杯’全国终审决赛的舞台上。回首过去的一年,虽然有时我们觉得很累想要放弃,但正是你们的不断鼓励,让我们心中的斗志重燃。”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人文学院学生郭雅欣在得知团队获得第17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后,给该校创新创业学院老师发送了感谢信息。
近日,第17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授奖名单公布,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获全国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获优秀组织奖。全国共有1200余项作品入围国赛,其中特等奖仅49项,该校作品位列第9。
“特能战”,自我挑战永不屈服
在一次交通概论课上,老师提及目前在建的川藏铁路,“它穿七江、过八山,技术难度极大,相关技术产出亦为历史之最,具有重大意义。”这引发了团队成员的注目,由此结下了与川藏铁路的不解之缘。
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一群有志青年成立了“知产童蒙”团队,他们怀揣着为中国铁路提供强有力知识产权保障的梦想,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川藏铁路的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献查找、案例解剖、技术解读、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工作,踏上了探索“铁路+知识产权”的征途。
川藏之旅,道阻且长,找准技术风险的前提是了解技术。川藏铁路是在建铁路,相关资料非常有限,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充分发挥“铁路高校”特色优势,从访谈调研开始“下手”——6100余份问卷调查,近20位专家访谈,3700余个案例检索分析,690余篇文献解读,N次实地走访调研川藏铁路施工承建单位······为期8个多月的前期调研见证了他们的披荆斩棘,团队成员也基本理清了川藏铁路建设中的主要知识产权风险,项目文本的框架结构得以确立。
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挑战团队自己创造的历史记录、续写新的历史记录直至登顶,这是团队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在备赛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因结石住院,左手打着点滴,右手仍不忘查找资料;有的同学高热重感,仍一遍一遍修改PPT;有的同学冒着大雨发放问卷······一路走来,他们从院赛到校赛,从省赛到国赛,从全国一等奖到全国特等奖,该项目团队的8名学生和3位指导老师不畏“川藏之旅”的艰难坎坷,用理想撬动现实,不断超越自己勇往直前,绘就了一次次质的飞跃,也书写了该校“挑战杯”的历史最佳成绩。
“特能抗”,铁肩担大任
“‘双创’是一个很好的育人平台。”从带第一支队伍起,该校人文学院副院长、《川藏跨天堑,知产绣锦图——川藏铁路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调查研究》指导老师张祥志就感受到“双创”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他们迅速成长,而这也更加坚定了从事“双创”教育事业的决心。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张祥志除了指导老师以外,还多了另一个身份——志愿者。“线上指导,线下防疫”成为了张祥志的日常。
“勤奋和吃苦就是我们成功的最大秘诀”,张祥志说。决赛只有5分钟展示项目内容,5分钟应对评委问辩,想把一两年的调研历程以及项目的核心思想在五分钟内让专家评委有清晰的认识,老师和团队成员只有不断演练,反复琢磨语言表达直至极致。结束每天的志愿服务后,张祥志都会花三个小时左右为两个团队指导,帮助团队抓住比赛的核心框架构建,强调重点关键环节的把握,有时要到十二点才能结束讨论。此外,他每周还要花时间备课,推进政府委托的两个重要项目,凌晨一两点离开办公室已经成为他的常态。“教书育人是我作为人民教师的职责,所以我不怕苦,不怕累,不松懈。”
该校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副院长刘志伟是学校防疫志愿者,他总是在赶赴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岗位前,第一时间安排手头工作,确保项目研究不断线,项目扶持不停滞。“这不仅是一次疫情背景下的‘双创’课,更是一堂有温度的思政课,这期间我看到了学校的‘双创’导师和学生团队敢于创新、勇于担责的优秀品质。”
“特能创”,用心守护“‘双创’薪火”
在特等奖的背后,不光有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该校创新创业学院的用心守护也必不可少。寒假期间,三天一集中,五天一路演已是常态化,每一次,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都共同参与,一起头脑风暴,一路攻坚克难,一直相持相伴。
疫情突发以来,创新创业学院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把创新创业工作“搬”到线上,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华交创业讲习堂”、公益创业知识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20余场线上项目培训会等一系列线上“双创”活动,有效保证且丰富了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创新创业活动项目,为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做细做实创新创业工作,积极探索疫情防控背景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通过系列“云”课堂“云”活动,保持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降温,保证创新创业导师培训不断档,确保项目培育不断线;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了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范勇说。(李怡亭、黄欣意)
(链接:http://jx.people.com.cn/n2/2022/0422/c186330-35236429.html)